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既疏散风热又滑肠通便的药是()

A.薄荷

B.蝉蜕

C.桑叶

D.菊花

E.牛蒡子

答案

参考答案:E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 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从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密切地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1.第一段中先提“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    )

A.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B.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D.从人们熟知的方面写起。

2.从后文的论证来看,文章却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发现,后写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    )

A.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B.先提马克思贡献最大的方面。

C.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内容层层深入。

D.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

3.对第二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冒号以后的话,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由两个复句组成的分句构成,是对“简单事实”也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所作的解释。

B.分句“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个条件复句,这一分句通俗而又准确地说明了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

C.分句“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是一因果复句,它以“从而”做连接词,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从前后两 个分句的关系来看,条件复句是用因果复句所阐明的道理做“因”而得出的判断。

4.依次填入下列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也许    毕竟       甚至      然而

B.即使    毕竟       还有      然而

C.也许    但是       还有      而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5.对第五段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和“这”指代的是同一内容。

B.“这样”指代他的两个发现以及在许多领域的深刻研究。“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C.“这样”指上段中“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一句,“这”指代“作为科学家”。

D.“这样”所指的是上一段所表述的内容,“这”指代的是马克思在“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6.文中画线句子作为例证,要证明的一项是(   )

A.他作为科学家,“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B.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C.马克思重视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发现。

D.马克思非常重视应用于实践的科学发现。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