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原因。(2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1分)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历史原因。(2分)结合所学谈一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4分)

答案

(1)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被日本割占。(1分)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直接原因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2分)。思想感情:为台湾的被割占悲痛不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企盼祖国实现统一;忧国忧民的感情:等等。(1分)最终结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回。(1分)

(2)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与大陆分离。(1分)原因: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占据台湾;美国的干涉。(2分)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大陆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得到成功的实践;国际上“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4分)(其它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本题考查台湾历史问题。解题关键在于:1.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理解两首诗中作者之愁,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热切之情;2.要注意对比“春愁”和“乡愁”之根本区别。“春愁”是外来的民族矛盾,“乡愁”是中 * * 内部的问题。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