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

(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完成的表格:材

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规律等知识。

问题:(1)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1)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②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