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后,中国业已醒来。——《中国先睡后醒论》
材料二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进行的重要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践活动没有使中国“醒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所述中国人的“西方梦”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材料三中所述的具有“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这一特征的历史事件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践活动:洋务运动。原因: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洋务派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洋务派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有政治制度的保证。
(2)特点: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船炮到近代工业、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
(3)认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全面肯定西方文化的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