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适应证全胃肠外营养疗法,中心静脉压测定,须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二)用物准备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钢丝,扩张管,深静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肝素15~2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1%甲紫。(三)方法1.经锁骨上穿刺术(1)采用头低肩高位或卧位,头转向对侧,显露胸锁乳突肌的外形,用1%甲紫划出该肌锁骨头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该角平分线的顶端或其后0.5cm左右处为穿刺点。(2)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巾。(3)用2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于已标记的进针点做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试穿锁骨下静脉,以探测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脉。(4)按试穿的方位将穿刺针迅速通过皮肤,再穿刺锁骨下静脉,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取下注射器,经穿刺针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退出扩张管,沿导引钢丝送入静脉留置导管,插入长度15cm左右,退出导引钢丝,接上输液导管。(5)将小纱布垫于进针点处,其上以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或用一次性贴膜覆盖,固定。如系小儿,可在穿刺点处穿一缝线,将导管结扎固定,以便长期保留。2.经锁骨下穿刺术(1)体位及准备同上。(2)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1/3之间)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侧。(3)局部用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45°,与皮肤呈10°~30°。进针时针尖先抵向锁骨,然后回撤,再抬高针尾,紧贴锁骨下缘负压进针,深度一般为4~5cm。若通畅抽出暗红色静脉血,则移去注射器,导入导引钢丝。按上述锁骨上穿刺法插入深静脉留置导管。(四)注意事项1.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视为普通静脉穿刺,应注意掌握适应证。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施行此术。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固,在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或0.4%枸橼酸钠溶液冲注导管后封管。6.导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乙醇棉球消毒。7.穿刺时注意判断动静脉,依据:血的颜色、穿刺针内血液液面波动、穿刺抽取的血液血氧饱和度、接静脉输液袋判断压力或接压力换能器测定压力及波形。8.误穿动脉则退针压迫5~15min,导管损伤动脉应予加压包扎。9."J"形导丝的弯曲方向必须和预计的导管走向一致,并保证引导丝置入过程顺畅,否则会出现引导丝打折或导管异位的情况。有时可能出现血管瘪陷使引导丝不能置入,则可选用套管针穿刺,见到回血后,先将套管顺入血管,再经套管下引导丝。10.置入导管时必须首先将导丝自导管的尾端拉出,以防引导丝随导管一起被送入血管引起严重后果。(五)质量要求1.熟悉穿刺适应证。2.病人体位正确。3.穿刺点的选择正确。4.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无菌操作正确、规范。5.穿刺进针方向、术后置管正确。6.熟悉注意事项。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前英、法、德、美力量变化表

内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位数1.31.94.68.1
1860年时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234
1913年时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421
1913年时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345
材料二:
第一条 在法、英、俄、意总参谋部之间,应立即签订军事协定;这项协定应规定:即使俄国决定派遣其主力进攻德国,它也须保持最小限度的兵力用以反对奥匈,目的是阻止该国集中其全力来反对意大利。……
第二条意大利方面必须运用其全力,和英、法、俄共同作战,反对它们所有的敌人。
第三条法英舰队应给予意大利积极和经常的支援,直到奥国舰队被歼灭或和约签订为止。……
第九条法、英、俄共同承认:意大利同维持地中海的均势,利害攸关,遇有全部或局部瓜分土耳其亚洲领土的事情发生,它(意大利)应在亚得里亚省的地中海地区获得价值相等的一部分,在那里意大利已经获得作为意英协定目标的权利与利益。……
第十条苏丹现时在利比亚所有的权利与特权,应给予意大利……
                                  ——意大利与协约国的秘密协定(1915年4月26日)
材料三: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者)……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观念和亚洲本身都在改变。”
                             ——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持续四年零三个月又十天,六大洲的38个国家约15亿人口卷入这场战争。受战争动员的总人数为7350万,战争造成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交战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就打2080亿美元,相当于1793—1907年历次战争总支出的10倍,因此,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人为的大灾难。
                              ——选自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根据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