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活动与探究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下面列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2.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试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也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
3.通过讨论,选择一套最佳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讨论: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认真写出探究活动报告。
要求: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简述本课可采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CO2在自然界的循环;②认识CO2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CO2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②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家园和人体健康的情感以及养成如何看待事物的客观态度。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CO2的物理性质,掌握CO2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CO2的化学性质。
(3)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要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用目标导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教学。①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②引导启发法: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现归纳,使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③实验探究法:学生对CO2比较熟悉,所以可以预先安排学生去收集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完成对CO2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观念及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④归纳总结法:对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阅读、实验探究之后,学生间交流讨论。总结此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4)【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