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什么是铁-碳相图?铁碳相图在钢铁生产中有何作用?

答案

参考答案:

在极缓慢的冷却条件下,不同成份的铁碳含量在不同温度时具有的状态或组织的图解。

(1)炼钢:浇注温度要高于钢铁的熔点,温度一般为1520~1600℃。

(2)轧钢:a、钢在加热过程中最合适温度范围是单相奥氏体区,此时轧制不仅塑性好,而且可以避免因组织不同而造成不均匀变形,所以碳钢加热温度应超过A3、Acm线,为避免过烧,应低于NJE线以下100~150℃。b、可用来控制终轧温度,终轧温度过高,晶粒粗大,影响钢的性能,过低则塑性不良,增加轧制压力,易开裂。

铁-碳相图是确定钢加热、开轧、终轧温度和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参考依据。

材料题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

                                                                                                                                                                

(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汀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礼会价值?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