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腹部触诊(二)

答案

参考答案: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8分)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3分)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3分)③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2分)(2)腹壁紧张度(4分)①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2分)②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2分)(3)压痛及反跳痛(6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痛。(3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3分)(4)常见提问(2分)①反跳痛检查如何操作?答: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②炎性包块和肿瘤性包块在触诊时各有什么特点?答: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压痛,质地、光滑程度,边界情况等。③如果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其临床意义是什么?答: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提示病变累及腹膜。④腹部触诊前需患者做什么准备?检查者做什么准备?答:腹部触诊时叮嘱患者排尿后再作检查。检查者注意爱伤意识,出诊前如手凉应搓热双手后再作检查,告诉患者检查部位和目的。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颟顸、自封、自隘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
根据史学家的[ ],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上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过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文化认同并不是刻意突出自己的文化特性,而是在自己身历现代性危机之后,思考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要向何处去。正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我们才迫不得已从自己的过去中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毕竟路要自己走,认同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坐标,找方向,找立足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学作为传统思想的结晶,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必然的。
今天的人们喜欢谈“普世价值”。按照我们古人的看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似乎应该承认“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价值”,就不可能某一个文化垄断了它的发明专利。各个文化传统应该都对普世价值有所贡献,中国的国学也不例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把提供了这样普世价值的国学,看作是纯粹过去的东西和地方性的东西。国学完全有理由主张它的普适性和永久性。
今天提倡国学和研究国学,绝不是什么文化保守主义,因为它并不是要回到不可能回到的过去,也不是像文化投机商收集文物那样把传统智慧作为古董加以炫耀和奇货可居。它也不是像一百年前一样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而是一种文化天下主义:中国人要承担自己地球和人类的责任。国学能否在现代世界起到它独特的作用,中国人能否在当前全球危机的情况下给人类贡献自己的智慧,取决于国学能否浴火重生。因此,今天的国学绝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要开新。

下列不属于提倡国学的原因的一项是______。

A.人们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对传统学术思想的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
B.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才迫不得已从自己的过去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
C.按照我们古人的看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似乎应该承认“普世价值”
D.既然是“普世价值”,就不可能某一个文化垄断了它的发明专利。各个文化传统应该都对普世价值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