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性,30岁,农民,早餐后在稻田喷洒杀虫剂"乐果"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查:血压90/60mmHg,皮肤潮湿,双瞳孔直径1.5mm,躯干和四肢可见多处肌束颤动,腹软,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

经过积极治疗后次日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发热,皮肤干燥、潮红。查体:谵妄状态,T39.2℃,心率120次/分,双侧瞳孔直径约5mm。最可能是()

A.急性阿托品中毒

B.急性氯解磷定中毒

C.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

D.急性中间综合征

E.急性有机磷中毒性脑病

答案

参考答案:A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中标单位并签订合同。 该工程合同条款中部分规定如下:

(1)由于设计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然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2)施工单位按建设单位代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3)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4)施工单位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在施工招标文件中,按工期定额计算,该工程工期为573天。但在施工合同中,双方约定:开工日期为2008年12月15日,竣工日期为2010年7月25日,日历天数为586天。

在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下列情况:

工程进行到第6个月时,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指令压缩国家基建投资,要求某些建设项目暂停施工。该工程项目属于指令停工下马项目,因此,业主向承包商提出暂时中止合同实施的通知。承包商按要求暂停施工。

复工后在工程后期,工地遭遇当地百年罕见的台风的袭击,工程被迫暂停施工,部分已完工程受损,现场场地遭到破坏,最终使工期拖延了2个月。

该工程合同条款中除合同价形式的约定外,有哪些条款存在不妥之处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