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实现中 * * 伟大复兴,是中 * *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 * * 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答案

(1)示例:同学甲的发言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辱,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一直是中 * * 的梦想和奋斗目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中 * * 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人们前仆后继,赢得了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日益走向繁荣富强。

(结合学习体会,也可以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联系的观点、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角度作答)

(2)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本题难度大,主要是理论限制太宽了,但是也给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同样能得分,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就是有理论也有结论,切忌空谈理论,或是材料在先,理论在后,要先摆出理论,这样在高考阅卷场才不会被秒杀;

(1)甲同学可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思考;乙同学可以从个人与社会统一角度思考;丙同学可以从联系的观点思考

题型限制:分析说明—是什么

内容限制:三位同学发言

理论限制:生活与哲学

(2)本问没有百分百的标准答案,考试只要围绕中国梦或者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去论述哲学原理即可,言之有理就能得分。

题型限制:论述

内容限制:中国梦

理论限制:生活与哲学

【考点定位】生活与哲学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人物简介:钱之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毒蛇”),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总破译师

代主任——蒋介石委派至上海的亲信特使,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之一

背景概述: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党中央派特使前往上海。这一行动被敌人破译到而暴露,唯一的知情者钱之江却和另外几个国民党的破译人员,即“南京密电”的知情者都被软禁起来。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连翻审查,基本确认钱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证据。就在“南京密令”(若找不出“毒蛇”则把软禁人员一律枪杀)生效的前夜,两个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有了一段经典对白。

代主任 钱总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蒋委员长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钱之江 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

代主任 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生是党国人,死为党国鬼,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

钱之江 同是吃饭,国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样是人吗?难道你我之间竟有一个不是人?

代主任 钱总过于能言善辩,三寸不烂,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难鸣呐!没了你,我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响声了。

钱之江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响一枝蜡烛的光辉。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而你过早叫喊胜利,却可能孤独面对舞台,座位下无人喝彩。

代主任 其实我心里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人了,只是我无法证实。我遗憾造物主让我们成为敌人,而不是同志,只能各为其主。

钱之江 我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是你。而我,生来死往,象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

代主任 好口才!钱之江,那我告诉你,即便大幕拉上,我也绝不会让你曲终人散。这个世界离开你,我会孤独,我会一览众山小,我会高处不胜寒。所以你不光不能离开,我还要你坐在舞台下为我喝彩。

钱之江 那我们都拭目以待。

代主任 不到黄河不死心。

钱之江 不见棺材不掉泪。

1、细读两人的对白,请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他们各自表述的主要意思。

钱之江:

代主任:

2、你最欣赏钱之江身上哪些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请选取两点并依据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3、选文中的许多语句都有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言外之意),请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潜台词。)

①:

②:

4、假如你是导演,在上述片断中,就“钱之江”这个角色的语气或神态应向演员提出怎样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5、正是千千万万个“钱之江”的舍生忘死,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请调动你的积累,再列举一个你所熟知的革命志士的事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