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简答题(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字数在120字左右,应标明所选择的题号)(5分)

小题1:请简述“舌战群儒”的情节。

小题2:请简述曹操“割须弃袍”的故事。

答案

小题1:为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江东。(1分)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东吴群儒皆失色无语。(2分)面对孙权的疑虑,诸葛亮频用激将法,(1分)终使其茅塞顿开,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

小题2: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1分)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1分)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1分)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1分)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1分)

题目分析:这道题要求熟悉小说的情节,所以只有认真阅读过原著,而且对内容有较清晰的记忆,才能准确的回答。“舌战群儒”和“割须弃袍”都是《三国演义》中很著名的情节,民间人士对这两个情节都非常熟悉。所以只要学生读过《三国演义》,对这个情节应该有印象。

点评:作为期中考试题,重点考查一部文学名著很针对性,不至于让学生顾此失彼。不过可以在题型上有点变化,仅仅是概括情节过于死板,是否可以从人物、环境待方面作一点探索。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