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堂音乐课上,当全体同学随着《青春舞曲》欢快的旋律跟唱时,忽然从教室的角落里发出一句“不和谐的声音”,全班哄堂大笑。原来是班上一个经常爱捣乱的男孩发出的声音。这个男孩平常喜欢拿着手机在走廊里播放音乐并放声大唱,个人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因此同学们都有些看不起他。当所有人笑他时,他用书捂住自己的脸,面红耳赤地似乎在等待老师的批评。不料.这位老师首先假装生气地批评他吓大家,紧接着表扬了他别具一格的演唱方式,并顺势引导大家用哼唱的方法进行学唱,全班同学被这种新颖的方法吸引了,唱得更起劲了。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案

参考答案:

这属于教学气氛突发事件。它通常由“人”的因素引发。面对突如其来的“怪声”,这位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迅速地寻找应变对策,让学生用哼唱的方式进行学唱,体现了该教师敏捷的思维,很好地化解了课堂矛盾。同时,该教师利用突发事件,创造性地提出让学生改用哼唱的方式,打破以往常规,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课堂气氛更加好了。

问答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二: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

材料三: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摘自《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为发展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