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分析作品《洪湖水,浪打浪》。要求:分析歌曲曲式结构,并说明其演唱形式和旋律的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洪湖水,浪打浪》是《洪湖赤卫队》选曲。前奏和过门的一连串十六分音符,既表现了湖波荡漾的景色,也表现了韩英心潮起伏的感情,使人们看到一个与洪湖命运息息相关的韩英,在《洪湖水,浪打浪》徐缓的曲调中,很自然地使用了一些切分节奏,这是和湖中荡桨的生活相联系的。天高水长,鱼虾满舱,高唱低吟,心情欢畅。人们看到了一个与劳动人民密切相连、勤劳智慧的韩英,看到了一个胸怀广阔、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韩英。在这首歌的末段,千里洪湖阳光灿烂,让人看到了一个内心世界充满光明的韩英。第一段是韩英的独唱,应注意衬词的运用,如“浪呀么浪打浪呀”“是呀么是家乡呀”“去呀么去撒网啊”,极富地方特色,抒发了韩英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本段歌词要唱得甜美而抒情,可独唱,也可齐唱。第二段是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旋律和情绪与前段对比不大,但在织体上形成了模仿与衬腔式的对比复调,使感情更强烈。此处的二重唱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两个声部都很重要,极大地增强了旋律的表情幅度,很好地表现了韩英与秋菊那种豪放的性格和内心的激动。最后的再现段是全曲的高潮,仍为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织体上也是采用了复调手法。当韩英唱到“ * * 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时,秋菊紧接着高声唱“像呀么像太阳啊”,歌声此起彼伏,声部结合十分紧密,有力地把人物的内心情感做了升华。演唱时,要注重韩英与秋菊两人情感的呼应、语气的衔接和节奏的急缓。要力求做到演唱方法和技巧的完美统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     )笃( )恸( )舆( )

2.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 ( )( )

子敬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英雄也( )

3.翻译句子。

(1)语时了不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索舆来奔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_________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