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患者,女,18岁。春天郊游后出现红疹、全身瘙痒、皮肤水肿等过敏反应。应选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氯苯那敏

C.雷尼替丁

D.毛果芸香碱

E.阿托品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氯苯那敏(扑尔敏)为组胺H1受体阻断药。其作用为:(1)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H1受体被激动后使胃、肠、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又释放血管内皮松弛因子(EDRF)和PGI2,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H1受体阻断药可拮抗这些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H1受体阻断药仅有部分拮抗作用,因H2受体也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2)中枢作用:治疗量H1受体阻断药有镇静与嗜睡作用。(3)其他作用:多数H1受体阻断药有抗乙酰胆碱、局部麻醉和奎尼丁样作用。临床应用:①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类药物对由组胺释放所引起的荨麻疹,枯草热和过敏性鼻炎等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效果良好。对昆虫咬伤引起的皮肤瘙痒和水肿也有良效。对药疹和接触性皮炎有止痒效果。对慢性过敏性荨麻疹与H2受体阻断药合用效果比单用好。本类药物能对抗豚鼠由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几乎无效。因引起人类哮喘的活性物质复杂,药物不能对抗其他活性物质的作用。对过敏性休克也无效。②晕动病及呕吐:苯海拉明、异丙嗪、布可立嗪、美克洛嗪对晕动病、妊娠呕吐以及放射病呕吐有镇吐作用。③失眠:对中枢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异丙嗪、苯海拉明可用于失眠。【考点提示】H1受体阻断药的应用。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