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证券经营机构被中国证监会以欺诈客户为由,罚款20万元。该机构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维持。判决书6月10日送达该证券机构。该机构依法上诉,二审法院于6月26日收到上诉状,经审查后于9月5日作出并宣告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改为对上诉人罚款5万元。二审判决书同年9月10日送达该证券机构。后该证券机构请求证监会退回其多交的15万元罚款,证监会一直未还。

本案诉讼程序有无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本案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二审法院审结迟延,应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即最迟于8月26日作出终审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7条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判决。第6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见,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一、二审审理期限都低于民事诉讼(一审为6个月,二审为3个月),而且批准延长审限的权力不在本院院长,而在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这是因为行政诉讼与行政管理相关,如果审限太长,将使行政机关陷于诉讼,影响行政管理效率,从而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后2个月内不能审结本案,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非由本院院长批准)。

选择题
问答题

某地区政府部门建设一个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性网络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机房建设、网络和主机平台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某监理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全过程监理任务。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监理合同签订后,由于工期紧张,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提前进行应用系统需求调研与分析,同时向监理单位提出对需求调研与分析过程进行质量把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监理单位为满足建设单位要求,决定由参加本项目的现场实施工作的监理工程师编写监理规划并直接报送建设单位,监理规划的部分内容提纲如下:   

1.工程概况   

2.监理的范围、内容与目标   

3.工程专业的特点 

4.监理依据、程序、措施及制度   

5.监理控制的要点目标   

6.监理工具和设施 

事件2:机房建设子项工程的承建单位按照要求,将其根据下表给定的逻辑关系绘制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提交给监理审核。 

事件3:在实施监理工作之前,监理建设单位就“进度控制程序”的实施原则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确定监理采用的进度控制工作程序从监理机构审查承建单位的工程进度计划开始,然后对计划进行跟踪检查、分析(与计划目标的偏离程度),并根据执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你是本项目的监理工程师,请指出事件2中的绘图错误(在以下选项中选择:错选则本题不得分;少选得部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