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7月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该区域地形特征。(4分)

(2)判断此时A地的天气状况。(2分)

(3)近年来,洞庭湖区出现湖泊萎缩,洪涝灾害频繁的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这一治理思路的合理性。(6分)

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西部低山、丘陵广布;东部平原为主。(4分)

(2)天气炎热、晴燥 (2分)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2分)

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只要答出湖、江、山之间相关性,意思合理即可。4分)

题目分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2)图中虚线是等压线,根据数值变化可以判断为高压中心。A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天气晴朗干燥,气温较高。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由此分析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面积容积减小,湖泊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所以容易发生洪灾。因此从环境整体性考虑,应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