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汲纳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成丰皇帝在北京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请”。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命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摘编自<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采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 前期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生在北京的重大事件。 (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分)结合史实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

(1)重要实践活动:兴起洋务运动。(2分)事件: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鼓励资本主义发展,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成为主要活动基地。(3分)

(2)条件: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4分)

(3)主张: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2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充分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3分)(如答没有掌握武装亦可得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