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下图为一段时期内我国某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形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寒潮来临之际,当地菜农常采用浇水或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防御蔬菜冻害,其中隐含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2分)

由西北向东南,距离寒潮(冬季风)的源地越来越远,(2分)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对寒潮有阻挡作用,中部西北—东南走向的盆地有利于寒潮通过。(2分)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幅度;(2分)烟雾可以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少冻害。(2分)

题目分析:

(1)读图,根据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且图中盆地地区发生次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这是因为西北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近,由西北向东南,距离寒潮的源地越来越远,寒潮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次数减少。因为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对寒潮有阻挡作用,中部西北—东南走向的盆地有利于寒潮通过,所以盆地的寒潮次数最多。

(2)水的热容量比土壤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幅度。烟雾可以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从而减少冻害。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