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歌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回到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 邓 * * 指出:“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材料三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说:“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材料四 

2005年4月29日,中 * * * * 胡 * * 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 * * 连战亲切握手。

请回答:

(1)1945年以来,“七子”中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材料二中,邓 * * 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那么,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最重要前提是什么?

(3)对两岸关系,目前有很多人对前景看好。你认为前景看好的因素有哪些?

(4)你对进一步做好祖国统一工作有何建议?

答案

(2)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 * * 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三次合作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民间已实现“三通”(通邮、通商、通航);国共两党高层会谈渠道已开通;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实践树立了榜样;大陆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会使台湾民众形成向心力。(4)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反对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1)1945年抗战胜利,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 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占据台湾,形成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1)根据学过的知识就可以知道1945年收回台湾,1949年解放战争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到台湾。(2)根据必修一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出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第三次国共合作指得是台湾回归祖国,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3)根据必修一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出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和趋势发展。(4)对有利的因素进一步发展,对不利条件消减。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