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痛 哭 和 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小题1:在石评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5分)

小题2:在石评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5分)

小题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中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小题1:刘和珍是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小题2: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小题3: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小题4:BD

小题1:题目分析:石评梅即本文的作者,因此把握全文,了解作者有关抒情、议论性的语句:刘和珍是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其具体的方法为:1、感知信息,即准确感知负载信息的语言。〈1〉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文体知识、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知识,感受语言,推敲、揣摩语句中的词汇、语法意义、修辞意义。〈2〉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能力,加深、加强对语言意义的感受与认识。2、通过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完成对感知材料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整合过程。

小题2:题目分析:对比着写自己,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写出了自己的渺小。作者这样写,主要是衬托刘和珍的伟大和英勇无畏。

点评:怎样写自己的,问的不明确。至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主要是作者的谋篇布局。本文的主体是写刘和珍君,写自己的作用,那就是非主体材料对主体材料的作用。其作用,也就是非主体材料对主体材料的衬托、对比等方面的作用,以突出主体材料。

小题3:题目分析: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作者的这句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而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里的“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表达的主要是愤怒。

点评:方法提示:1从句子本身入手,抓关键词。 2从句间关系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3对结构复杂的句子,进行语法或意义分析。理解句意是理解文义的基础;而理解句意,要掌握“句不离篇”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

小题4:题目分析: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E项的理解可能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

点评:做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是将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的找到,看选项的表达方式,然后对原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概括分析。理解分析后,再与各选项进行比照、排除和,就能得出答案了。

综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