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所以尊者,权也”“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欲为其国,必伐其聚(打击结党拉派,聚议朝政者)”

——《韩非子》

材料二  建立任何一类制度的唯一办法……是成立一个君主政府,因为那里的人民的道德如此彻底败坏,以致法律无力去约束他们,这就有必要由一位皇族去建立具有完全的与绝对的某种最高权利,这个最高权力像野马口中带上‘口嚼’,才可以羁勒住它那过分的野心和严重的道德败坏……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遂,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三 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潘汉典《君主论》译序

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的作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时的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马克思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的最大的进步意义在哪?这一进步思想韩非子具备吗?请举一列说明?

答案

(1)韩非子处在由奴隶主义向封建主义过渡社会大变革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

(2)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时期;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3)共同点:都主张国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政治不受道德约束;宣扬暴力;权力是法的基础

(4)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政治观;不具备;韩非子主张“一断于法”,缺乏人道主义精神,韩非子倡导“君权神授”带有神学政治观的色彩。

本题通过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对比,充分的理解二者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的不同。韩非子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而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则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