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试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画出A地的风向,并说明A、B两地天气现象的相同点(2分)

(3)据材料二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5分)

答案

(1)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低山、丘陵广布,东部平原为主。(3分)

(2)略(1分) 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1分)

(3)围湖造田;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2分) 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易发生洪灾;对水产养殖、航运等产生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3分)

题目分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2)图中虚线是等压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北半球向右偏,应是西北风。A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锋后,B位于低压中心,所以两地天气现象的共同点是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读表格数据可知,洞庭湖面积、容积都在逐渐缩小。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面积容积减小,湖泊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易发生洪灾。对水产养殖、航运等产生不利影响。湖泊湿地形成了独立的生态系统,缩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