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转变?请分别从原因、内容、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它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得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政治斗争的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汲取了“ * * ”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   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   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   果:这次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启示:(1)发展工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2)改革和变革生产关系应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

建国后我国工业体制的发展经历了建国初的多种经济结构(即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形式)、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即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结构最终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构形式。每一次的变化都是一次改革发展的过程。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

(一)

丙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2月20日,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建造合同,为甲公司建造一项大型设备。合同约定,设备总造价为900万元,工期自2011年2月20日起1年半。如果丙公司能够提前2个月完工,甲公司将支付丙公司的奖励款120万元。2011年实际发生建造成本700万元,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300万元,工程结算合同价款560万元,实际收到价款540万元。假定工程完工进度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年末,工程能否提前完工尚不确定。

丙公司的会计处理:2011年确认主营业务收入714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700万元,“工程施工”科目余额714万元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560万元的差额154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

(2)9月30日,丙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15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20万元,因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双方进行债务重组。10月10日,乙公司用一批产品抵偿债务,该批产品不含税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丙公司取得该批产品支付途中运费和保险费2万元。

丙公司的会计处理:确认库存商品入账价值为11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冲减坏账准备20万,冲减应收账款150万元,冲减银行存款2万元。

(3)10月20日,丙公司向丁公司销售M型号钢材一批,售价为1000万元,成本为800万元,钢材已发出,款项已收到。根据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有权在未来一年内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自丁公司回购同等数量、同等规格的钢材。截至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行使回购的权利。据采购部门分析,该型号市场供应稳定。

丙公司会计处理:2011年,确认其他应付款1000万元,同时将发出钢材的成本结转到发出商品。

(4)12月31日,丙公司有以下尚未履行的合同:2011年2月,丙公司与戊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合同,约定在2012年3月以每箱2万元的价格向戊公司销售100箱A产品;戊公司应预付定金20万元,若丙公司违约,双倍返还定金。2011年12月31日,丙公司的库存中没有A产品及生产该产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丙公司预计每箱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3万元。

丙公司2011年将收到的戊公司定金确认为预收账款,未进行其他会计处理。

(5)转回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0万。

(6)由于原计提减值的影响因素消失,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上升,原确认的减值损失20万元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假定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若为不正确的,按当期差错更正,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题。

下列各项有关事项(1)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冲减主营业务收入84万元 

B.确认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C.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金额增加30万元 

D.对事项(1)进行差错更正后,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