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汽轮机主汽温度不变主汽压力升高时会使汽轮机调节级焓降加,有可能造成过负荷。()

答案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W公司为上市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3年之前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2003年起改为33%,所得税核算采用债务法,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预计可以转回,2003年之前未发生任何时间性差异。
2003年1月1日公司“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为820万元, 2003年度公司实现税前会计利润2250万元。2003年度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2003年度以每台售价4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销售产品6000台给子公司;以每台售价3.8万元销售产品500台给非关联企业;以每台售价3.5万元销售产品400台给非关联企业。所有的销售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款项均已收到,所销售产品的账面平均成本为每台3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产品出口、产品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事项发生。
2.2003年6月5日公司收到Y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51000元,该项股权投资系公司 2002年1月1日购入,占Y公司具有表决权股份的1%,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Y公司 2002年度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实际用于分配的净利润为5100000元。Y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5%。
3.2003年1月1日起,公司将一项生产用设备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项设备账面原价50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4%(与税法规定一致),折旧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一致),2000年12月投入使用。
4.2003年1月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80万元,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160万元。年末将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由应收账款余额5‰改为账龄分析法后补提坏账准备1.4万元。按税法规定,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可在交纳所得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事项。
5.2003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为0,2003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实际成本865.1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60万元,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按税法规定,存货变现损失以实际发生的损失在税前扣除。
6.为购买一条生产线,公司于2003年4月16日向银行借款800万元,借款期限5年,年利率为6%;5月16日向另一银行借款1000万元,借款期限3年,年利率5.4%。5月1日购买的第一批设备运抵公司并开始安装,5月16日支付货款800万元和安装费50万元;6月1日支付货款700万元和安装费100万元;6月15日生产线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并支付余款100万元。
7.2003年1月1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余额为250万元,“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00万元。2003年购进货物、接受劳务共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1051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货物运输业发票均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审核。12月31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余额均为0。当年未发生减免税款和进项税额转出事项。
8.2003年全年用银行存款向税务机关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310万元,缴纳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150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1535万元,缴纳代扣的个人所得税 200万元。
2004年2月18日公司召开董事会,制订如下利润分配方案:按2003年度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普通股现金股利每10股0.5元(公司总股本为10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并批准于2004年2月25日对外公布财务报告。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W公司2003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 )万元。

A.2345

B.5435

C.5635

D.6686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系20×3年12月25日改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20×7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从20×7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甲公司历年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20×6年12月31日止(不包括下列各项因素),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累计金额为2000万元,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累计金额为1200万元(假定无转回的暂时性差异)。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处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
(2)从20×7年1月1日起,生产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生产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根据税法规定,生产设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2年,预计净残值为零。A产品年初无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年末无在产品存货(假定上述生产设备只用于生产A产品)。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年末库存A产品未发生减值。
上述生产设备已使用3年,其账面原价为24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为零。
(3)从20×7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新产品(B产品),对生产B产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乙材料20×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7年第一、二、三季度各购人乙材料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1000元、1200元、1250元。
20×7年度为生产B产品共领用乙材料60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21.5万元,B产品于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B产品全部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7年底预计B产品的全部销售价格为76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所发生的税费为6万元。剩余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
(4)甲公司20×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8000万元。20×7年度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80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抵扣的金额为7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为2万元;其他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金额为20万元(非暂时性差异)。除本题所列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7年度因设备折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金额为( )万元。

A.-130

B.130

C.216

D.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