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其突出间隙一般定位在()
A.L2~L3
B.L3~L4
C.L4~L5
D.L5~S1
E.S1~S2
参考答案:D
大家都知道,联合国使用的六种正式语言是英语、 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汉语和阿拉伯语。在联合国召开的各级会议上,代表们可以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语言发言。但是,你不要认为汉语从一开始就在国际上有那么高的地位,为了让汉语堂堂正正地进入国际性的重大会议,还发生过一个特别的故事呢。
那时候,联合国还没有成立,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是国际联盟。在国际联盟的会议上只允许使用英、法两种语言,汉语是不能使用的。1929年,国际联盟召开裁军会议。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是著名的外交家蒋作宾先生。蒋作宾到会后,就向大会提出,自己发言时要用汉语。但他的提议遭到了一些国家代表的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说在国际会议上使用英、法两种语言是惯例,不能随便更改;一个是说中国文字太难懂,不宜于推广。
对此,蒋作宾一一作了义正词严的驳斥。他说,使用英、法两种语言虽然是惯例,却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把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所使用的语言排除在外了,忽视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那么国际联盟还有什么意义呢?至于说到汉语难懂,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的语言为骄傲,认为自己的语言是最易于在世界通行的。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对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只要你热爱它,你就会发现它是世界上最优美动听的语言。
到了中国代表团发言的时候,蒋作宾庄严地走上讲台,面对世界各国的代表,他神情坦荡、不卑不亢地用汉语开始阐述观点。
他一开口,就震动了所有的代表,他们在下面议论起来。蒋作宾( )不为所动,( )镇定自若地发完言,昂首挺胸地走下台。
散会后,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国际会议上还是第一次听到汉语,中国人真了不起。很多代表还跑来向蒋作宾祝贺,对他的勇气表示钦佩。
从那以后,中国人民又作了很大的努力,最终使汉语成为联合国正式使用的语言。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你认为蒋作宾是一个怎样的人?
案例三
[背景材料]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
对事件3中的质量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