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和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称之为()。
A.荣誉
B.幸福
C.享受
D.欣慰
参考答案:B
已知成绩关系如下图所示。执行SQL语句: SELECT COUNT(DISTINCT 学号) FROM 成绩 WHERE 分数>60 查询结果中包含的元组数目是 成绩
A.学号
B.课程号
C.分数
D.S1
E.C1
F.80
G.S1
H.C2
I.75
J.S2
K.C1
L.null
M.S2
N.C2
O.55
P.S3
Q.C3
R.90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二: ……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 * * 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4分)并分析共同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