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6月9日国家 * * 胡 * * 在塔什干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举行会谈。双方重申深化安全合作,严打“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我国主张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反对“三股势力”,这表明(  )

①“三股势力”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②“三股势力”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③ 两国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④ 我国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系列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故①错误,不能入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②③④即C项。

实验题

(9分)(Ⅰ)已知常温下苯酚微溶于水,溶解度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反应产生H2的速率。

乙: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1 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察其中的变化。

(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对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2 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失,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出现少量白色悬浮物,10min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振荡后发现钠块尚未完全消失。

(3)丙同学的实验表明,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的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苯酚熔融液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有关事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分子里羟基上氢原子哪个更活泼的依据。(2分)

(4)请你设计一个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的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药品和仪器:乙醇、苯酚、蒸馏水、苯、钠、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pH计)(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