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2年10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就钓鱼岛问题指出:无论从历史、法理等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没有权利拿中国的领土来进行任何形式的买卖,钓鱼岛的寸土滴水、一草一木都不容交易,不管日方以什么形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激起了中国两岸四地和海内外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强烈愤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对于国际争端,中方历来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中国愿同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友好相处,但是我们也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也就是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我们绝对不会退让。

小题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及其依据。(6分)

小题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新形势下该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8分)

答案

(1)答案: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2分)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分)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分)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1分)

⑤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分)

(2)答案:①从国家角度来说:A.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1分)B.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1分)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建设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1分)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1分)E.在维护我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1分)

②从公民角度来说:A.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各种政治性义务。(1分)B.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勇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1分)C.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增强综合国力做贡献。(1分)

题目分析:本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就本题来讲需要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然后一一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也就是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因,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二问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从国家角度和公民角度进行分析。这一问需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回答要全面。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