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只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为迎接挑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实行义务教育地方分级管理体制,以及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使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短时期内取得重大发展。国家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并积极倡导“希望工程”,以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失学儿童问题。
到20世纪90年代,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中等教育结构实行了普教、职教并举的措施。
高等教育体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改革。1999年,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并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中国高等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尽快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重视科技教育的投资与发展,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