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计算题

1993年购入一套设备,账面原值100万元,1996年花费4万元更新,1999年又用5万元改进其功能,预计尚可使用10年。该设备正常运作需要10人,年均工资6000元/人,材料消耗折合人民币100万元,能耗折合人民币10万元。目前的新式设备仅需7人,且料耗和能耗,均可节约10%。另外,从1993年至2001年间年物价上涨率10%,规模指数0.7,适用折现率8%,所得税率33%。(P/A,8%,10)=6.71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估算该设备2001年的价格

答案

参考答案:

(1)用物价指数法确定设备的重置全价

1993年投资的现行成本=100(1+10%)8=214.4万元

1996年投资的现行成本=4(1+10%)5=6.44万元

1999年投资的现行成本=5(1+10%)2=6.05万元

重置全价=214.4+6.44+6.05=226.89万元

(2)用综合年限法确定有形损耗率

加权更新成本之和=214.4×8+6.44×5+6.05×2=1759.5万元

加权投资年限=加权更新成本之和/更新成本之和=1759.5/226.89=7.755年

有形损耗率=加权投资年限/(加权投资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

=7.755/(7.755+10)=43.68%

(3)确定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年超额运营本(1-所得税率)(P/A,i,n)

=((10-7)0.6+100×10%+10×10%)×(1-33%)×(P/A,8%,10)=57.545万元

(4)确定该设备的评估价值

评估价值=重置全价-有形损耗-功能性贬值

=226.89-226.89×43.68%-57.545=70.24万元

单项选择题
实验题

(2011年福建福州,17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12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是: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图12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g镁带样品              。(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变温度,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检查图1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4)经换算,该实验获得的氢气质量为0.0020g。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是           

(5)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填“是”或“否”)。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