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贡”,而不削发登。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以与琉球、高丽外国相比”,拒绝郑氏请示。
——中国通史全稿
材料二: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在对日宣战时声称:“所有一切条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1942年11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宣布:“中国应收东北,台湾及琉球。”立法院长孙科指出:“台湾为中国重要失地之一,若不能收复,决不能承认国际公约的公平与合理。”
材料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建议台湾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人为限制被打破,台湾岛内回大陆观光、定居、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大陆已成为台湾商品的主要市场。但是台湾的陈水扁当局不顾岛内人民的强烈反对,千方百计阻挠两岸的民间交往,攻击台商到大陆投资是“出卖台湾”,并导致当前两岸间的“三通”必须绕道香港、澳门,两岸间的直接“三通”迟迟不能实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对郑氏集团的态度并对其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收复台湾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并对其评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告台湾同胞书》还宣布了什么方针?谈谈你对台湾与大陆统一前景的看法。
(1)态度:康熙帝拒绝了郑氏集团分裂祖国,台湾独立的要求。
评价: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顺应了民心。
(2)态度: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要求收复台湾主权。
评价:为祖国统一及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作出了贡献。
(3)方针: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看法: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愿望,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热烈拥护;和平统一的希望很大,台独势力猖镢,决不放弃武力统一。
本题围绕台湾问题命题。清朝康熙时期正是 * * 已是割据 * * ,妨碍了国家统一;国民政府时期一直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入现代,中国政府仍主张实行何明方针统一祖国,符合两岸人民的愿望。对待台湾问题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