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材料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家孝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 * * 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东西。

——温 * * * * 在哈佛大学的讲话

材料二: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成员,国际法已经要求国际社会的各成员国对 * * 给予一定的保护。200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 * * ”。2004年人代会正式通过“国家尊重和保障 * * ”。我国将“ * * ”写入宪法,表明以人为本成为国家的价值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懦家和道家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思想有哪些?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发展所做的主要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中国建立至1954年,我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建立了哪些制度?分析材料二中的重大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

(1)孔子倡导“仁”: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反对苛政:老子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死,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大大推动了我国民主化进程。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现实意义:以宪法的形式保障 * * ;更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有利地推动社会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本题围绕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思想中主张缓和社会矛盾的主张都属于

“人民性”;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民主性”主要谈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

作用;1949—1954年中 * * 党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建立的制度主要是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现实意义:主要谈对当今

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