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观察以上三幅反映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

请回答:

(1)图一反映出的经济建设成就有何特点?取得这些成就的条件有哪些?

(2)图二与图一相比,经济建设成就有何新特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

(3)图三反映出一种怎样的经济建设格局?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4)通过上述三幅图的时代特征,概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

(1)特点: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东北成为重工业基地。

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订;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苏联的援建;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

(2)特点:能源(石油)建设和国防科技成就突出。

原因:周恩来等老干部和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人的艰苦奋斗。

(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4)探索中曲折前进,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

内容说明:本题及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五章“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第七章“ * * ”时期的建设成就和第八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成就等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应相互比较、相互印证、归纳特点、探究成因。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