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人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引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 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海路通商章程,将所带货物,早单备查,抛锚寄碇,一律给价,照定例上纳税课等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

                     —引自中俄《天津条约》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一引自《马关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相比有何发展?

(3)材料三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两者相比,它更具危害性,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

(1)取消政府严格控制的行商制度,自由贸易

(2)由沿海通商口岸通商自由到陆路通商自由。

(3)开设工厂。掠夺中国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此题以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主线,组织材料,提出问题。第一二三问都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材料得出结论。第四问则要与上面三则材料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上面三则材料所涉及的经济侵略大多是“进出口货物”材料四中日本人则可以在通商口岸“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即由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