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7—18世纪,欧美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请比较这些革命,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在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的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些国家革命高潮过去后,各国资产阶级各自分颁布了什么文献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有哪些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 * * ;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的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律性文献。

(3)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1年宪法;法国的《民法典》。

(4)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英法是为了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美国的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质,而英法两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论范增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问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 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 《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②也。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杀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杀其所立,项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卿子冠军:宋义.义帝任命的上 * * .直接领导项羽、刘邦。号辫子冠军.在领导起义军救赵时。因坐观秦军圈赵被项羽矫命所杀。②义帝:项粱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义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秘密的交往

B.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职分,职责

C.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提拔,选拔

D.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可以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说明范增离开项羽的好时机和能成为大丈夫的一组是(   )(3分)

A.当以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而欲依羽以成功

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增之去。善矣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刘邦用陈平的离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怀疑,并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一怒之下,离开项羽,要回彭城。

B.项梁、项羽之所以能迅速兴起,是因为项梁他们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帝;而其他诸侯之所以背叛项羽,是因为他弑义帝。

C.苏轼认为义帝单单派遣刘邦先入函谷关却不派项羽,在众人之中赏识卿子冠军宋义,并提拔为上 * * ,这样做是不贤能的。

D.苏轼认为范增已经七十岁了,与项羽的关系和谐就留下辅助他,不和谐就离开他,不在此时明白离开和留下的道理,却想依赖项羽成就大业,这实在是浅薄啊。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