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 * * 习 * * 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期坦等 中亚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访问期间,习 * * * * 与中亚四国签署了能源、交通、通讯、投资、人文等 各领域的重大合作文件,并宣示了中国的中亚政策,其中最突出的是坚持“三好”,明确提出“三不”,即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8分)

材料二 习 * * * * 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概念。“古丝路”曾经为沟通沿途各国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基础上建设的“新丝路”,既是一条商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6分)

答案

(l)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在多个领域重大合作文件的签署表明中国与中亚四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2分)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对中亚的政策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2分)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对中亚的政策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④中国对中亚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2分)

(2)①通过扩大商业贸易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2分)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③既要充分吸收中亚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提升中华文化在中亚各国的影响力。(2分)

题目分析: (1)回答此问的知识范围要求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是政治生活中的第四单元的内容。答题角度是“是什么?”,即找到材料与教材知识的连接点。确实答题要点的依据是材料,材料的核心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这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持这一原则的依据方面来年看,有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是国家利益决定国家间的关系。中国上述政策的制度依据的就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二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的这些措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作出的。材料中体现的比较明确的另一层意思是中国坚持“三不”原则,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作的大国的姿态。

(2)此设问中的“结合材料”要求答题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范围较大,需要根据材料和后面的问题来缩小答题的范围。答题角度是“怎么办?”,答题的要点要围绕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来展开。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上来年地,要扩大商业贸易。从应该坚持的原则来年地,要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从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的角度看,要充分吸收中亚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以此来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