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1

B.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1tesoon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答案:C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小题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4分)      (      ) (      )

A.有好事者船载人跪而拾之归(《赵普》)

B.则无可用于园可无憾矣(《于园》)

C.蔽林间之坐井邑(《黄鹤楼》)

D.习其声稍近狎E.尽其肉,乃           我以日始出时人近(《两小儿辩日》)

小题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2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小题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