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30日,中 * * * * 习 * * 在中 * * 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材料二 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在日益多元化的进程中通过对碎片化形象的整合而实现的。作为次国家行为体的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每一个行为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开始承担着与自身相符的责任,“凡我在处,便是中国”的理念对于不同层级的行为体都是适用的。
(l)联系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12分)
(2)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能为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做些什么?(10分)
(l)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加有利于世界和平及发展的活动。
③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④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⑤作为主权国家,自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答到其中四点可得满分,每点3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2)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③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④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文明出国行出国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要点①4分,后面三个要点各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根据设问指向可知本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首先从我国的外交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遵守联合国宗旨,积极参加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再次可以从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第四可以从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同时还可以从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角度分析说明。
(2)考生回答本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其次要明确的是本题设问的主体的是“公民”。考生可以结合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知识说明要对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其次可以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说明;再次可以从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自觉的追求更高的思想目标的角度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