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按照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③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注:以上答案均要直接摘抄文中的语句。

(2)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 * * 党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

(3)问题研讨

在“ * * ”期间,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4)社会调查

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

①调查题目:

②调查目的:

答案

(1)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可从以下几点考虑: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要反对个人崇拜等。(言之成理即可)

(4)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以一种新颖的形式考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第(1)问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知识依托,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第(2)问考查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第(3)问考查学生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这是一道理论性和现实意义都比较强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第(4)问属于探究型试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为建设“四个襄阳”,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襄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每年4月份的全民读书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主题活动。根据活动安排,“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4月6日上午举行。

现在,结合“书香溢襄阳”读书主题活动,班上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小题1:为创设积极参与“书香溢襄阳”读书主题活动的氛围,请拟一条简洁、优美的宣传标语。(2分)

小题2:根据你读书的心得,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使之形成一组排比句。(2分)

书是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学习到了顽强不屈的意志;从《傅雷家书》中,我感受到了至真至爱的深情;                                

                          

小题3:启动仪式当天,襄阳新华书店将开展图书展销、名家签名赠书等多项活动。请再设计两项,使活动方案更加全面。(2分)

活动形式一:优秀图书展销

活动形式二:名家签名赠书

活动形式三:                 

活动形式四:                 

小题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度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