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为了缓和南海的主权争议,主动提出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务实主张,强调在共同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合理、和平地解决争端。近年来,少数东盟国家屡屡采取挑衅行动,侵犯我国南海主权,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中国政府重申:我们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管控分歧,解决争议。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简析中国政府务实主张的合理性。(6分)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6分)

答案

(1)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南海问题上的争议,可以在共同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和平的解决。(2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政府的这一主张是在尊重南海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下提出的。(2分)

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政府的这一主张既维护了我国的南海主权,又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中国政府“不惹事”。(1分)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2分)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决心也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因此,中国政府“不怕事”。(1分)(从“当今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唯物辩证法矛盾观,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中国政府务实主张。矛盾观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针对材料进行准确知识定位,题 * * 问题上的争议,可以在共同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和平的解决体现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中中国政府的这一主张是在尊重南海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下提出的,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中中国政府的这一主张既维护了我国的南海主权,又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体现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观点评析类。解读设问,题中不惹事、不怕事实际就是我国的外交政策,谈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实际就是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的依据,即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中国政府“不惹事”;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决心也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因此,中国政府“不怕事”。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绦字长鱼,谨约有父风。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黄门朝暮送谊粥。建武中,诸王既长,各招引宾客,以练外戚,争遣致之,而缭清静自保,无所交结。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捕,绦以不豫得免。带崩,绦为复土校尉。

  永平元年,拜长水校尉,与公钟杂定郊祠礼仪,以诚记正《五经》异说。北海周泽、琅邪承宫并海内大儒,绦皆以为师友而致之于朝。上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者宿大贤多见废弃,宜救郡国简用良俊。又议刑辟宜须秋月,以顺时气。显宗并从之。

  二年,以寿张国益萦平王,徒封给燕侯。其后广陵王荆有罪,帝以至亲悼伤之,绦与羽林监南阳任魄杂理其狱。事竟,奏请诛荆。引见宣明殿,帝怒曰:“诸抑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抑等衣尔邪!”绦仰而对曰:“天下高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诛焉。是以周公诛弟,季友鸡兄,经传大之。性等以荆属托母弟,陛下留圣心,加侧隐,故敢请耳。如令陛下子,臣等专诛而已。”帝叹息良久。绦益以此知名。

  其后弟鳍为子赏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绦闻而止之,曰:“建武时,吾家并受荣宠,一宗五侯。时特进一言,女可以配王,男可以尚主,但以贵宠过盛,即为祸患,故不为也。且尔一子,奈何弃之于楚乎?”鳞不从。

  十年,给卒,帽赠甚厚,谧曰哀侯。帝遣小黄门张音问所遗言。先是河南县亡失宜丛,典负者坐死及罪徒者甚众,遂委责于人,以偿其耗。乡部吏司因此为 * * ,给常疾之。又野王岁献甘缪、膏怡,每辄扰人,吏以为利。给井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音归,具以闻,帝览之而悲叹,救二郡并令从之。(节选自《后汉书·卷三十二·樊绦列传》)  

  [注]:①中黄门:宦官。以下‘小黄门’亦宦官。②试记:预言将来事情的书。③将:做篡夺杀戮的事情。④帽:读feng,送给丧家助葬之财物。⑤典:抵押典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练外戚,争遣之 致:邀请

B.诏绦与羽林监南帕任魄杂理其狱 狱:监牢

C.男可以主 尚:匹配

D.遂委责午人,以偿其耗 耗:损失

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明樊鲜“谨约”的一组是( )

①练清静自保,无所交结

②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

③事竟,奏请诛荆

④绦并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

⑤弟鲸为子赏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练闻而止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练居家严遵孝道。他侍奉后母极为孝顺。后母去世,樊绦因哀痛过度,身体患病,不能支持。汉光武帝常常派宦官在早晨晚上送糜粥给樊绦以表体恤。

B.樊绦为臣坚持原则。广陵王刘荆有罪,汉明帝因为广陵王刘荆和自己是兄弟关系,因此特别悲伤惋惜,樊绦用《春秋》之理劝国君应杀掉妄图篡权的亲属。

C.樊练做事谨约自持。他秉承了父亲的风尚,远避权势,洁身自守;樊鳍却想娶楚王的女儿为妻,高攀帝室。樊绦认为贵宠太盛会招致祸患,但樊鳍未从。

D.樊练为国死而后已。樊绦去世前,汉明帝派张音询问他的遗言。张音把樊练因病没来得及说的两事报告汉明帝,汉明帝为之悲叹,下令按他的遗愿去做。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捕,绦以不豫得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是河南县亡失官钱,典负者坐死及罪徙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