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马 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沉重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我多少次对着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子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的眼睛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 ——我多少次猜测它瞎眼的经过,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它:马啊马,亲爱的马,告诉我,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把你啄瞎的吗?——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从它的口腔里喷出来的腐草的气味熏得我昏昏欲醉。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竦,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 你应该知道,日本国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地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我知道你对他们不感兴趣,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分明是让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我期待着,我知道在这种时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马说: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用烧红的烙铁打印记时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折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节)

小题1:简要概括作品中“马”的形象特点。(4分)

小题2: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它为什么说“不,我瞎了…”?此话如何理解?(5分)  

小题3: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小题1:外部形象: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的双目(2分)

内在品格:力大无穷,任劳任怨:有尊严,有傲骨,坚持自我。(2分) 

小题2:①自己几十年没睁开眼睛,和真正的瞎子没什么区别。(2分)

②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自己不识人,是真正的“瞎了”。 (3分)   

小题3:(1)答“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保住了自己的尊严;②没在战场上驰骋,却可以为生产服务,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2)答“不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②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③没必要自暴自弃,沦落为普通的难看的“心事重重”的瞎马。

(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本说出2条理由得4分,结合现实l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文的主人公是马,所以马的形象即“人”的形象,文中赋予马以人的特点的内容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也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本题要求概括的是一个拟人化的“马”的形象,所以要将“马”看作人来思考。考生平时阅读这类文章时要注重拟人化的物的社会意义。

小题2:

题目分析:解答本题要结合上文的语境,“我”是在马向我诉说了故事之后惊问马“没瞎”的,而马回答自己是瞎的。这其中饱含着多少不被理解的委屈和心酸。

点评:本题所选句子很好,句子中“瞎”字一语双关,又饱含情感,其中的情感又必须结合语境才能理解,这符合高考重点考查语境义的原则。

小题3: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从题目性质来分析,本题既可赞成也可不赞成。但无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都要依据原文,即为自己(马)还是为 * * 。

点评:这是个探究题,做探究题时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去找论述的依据,并把这些依据组织到答案里去。观点应明确,看法要积极正确,不可反动消极。要揣摩命题者意图,表达否定看法时要慎重,尽量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理解作者。还要充分利用题干本身提供的信息,答案符合题干要求。

填空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