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l4年3 月 27 日,习 * * * * 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时指出,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材料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 l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的认识。( 10分)

(2)材料二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8分)

答案

(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做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中国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要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努力为建设国际新秩序做贡献,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题目分析:

(1)本问以“国家 * * 习 * * 出访欧洲”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点。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认识类的主观试题,考生注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进行作答,知识范围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所以考生要联系教材知识点,回忆关于“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考生根据这些内容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回答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为人民造福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体现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