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 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根据下图,升高温度,K值将         增大压强K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用nA nB tA 、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 v生成(CH3OH)= 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 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填字母)。

a. 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 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 c(CH3OH)减小

答案

(1)(2分)减小(1分)、不变(1分) (2) (2分) (3)cd(2分) (4)cd(2分)

:(1)①化学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②根据图像可知,温度越高,甲醇的含量越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想逆反应方向越低,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K值减小

K值只与温度有关,加压时其值不变

(2)500℃时,在tB时达到平衡,CH3OH的物质的量为nB,以甲醇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由反应系数之比可知,氢气的反应速率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 v生成(CH3OH)、v消耗(CO)均表示的为正反应速率,并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排除

b.在恒容情况下,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为定值,密度必为定值,不能做为平衡的判定标志

c.混合气体的质量为定值,但总物质的量一直在改变,故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d. 符合平衡状态的概念,正确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各物质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H2的物质的量减小,重新平衡后,c(H2)/ c(CH3OH)减小

故选cd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梁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策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

B.委之百姓委:任命

C.徒行见公曰徒:步行

D.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令国致乐不已 /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B.三请,不见许 / 徒行见公曰

C.公驱,及之康内 /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 /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惟夫子之令(是听)。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但)无乐有上矣。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小题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小题6: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婴 奉 数 之 策 以 随 百 官 之 吏 民 饥 饿 穷 约 而 无 告 使 上 淫 湎 失 本 而 不 恤 婴 之 罪 大 矣

小题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2)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