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8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

(mL)

滴定后的刻度

(mL)

第一次10.000.4020.50
第二次10.004.1024.00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答案

(1)A'(2)B'(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0'97.56%'(5)①偏高'②偏高

(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应选甲基橙、酚酞、甲基红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比较淡,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4)根据c待测=分别求第一、二次的值,再求平均值,解得c(NaOH)=0.4000 mol·L1;(5)①中V偏大,故浓度偏高;②中V偏大,c待测也偏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