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1分)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      (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2)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此时溶液显        性。

(3)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10.000.4020.50
第二次10.004.1024.00
第三次10.000.4021.50
 

(4)分析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         

③若烧碱溶液隔夜后滴定,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则滴定结果         

答案

(1) (B)   (2) 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的酸液时,溶液刚好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酸  (3)  0.4000  (4)① 偏高  ② 偏高 ③无影响 (各2分)

(1)因为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不便于观察,所以不能选用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2)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即溶液是显酸性的。所以盐酸滴定碱液终点的变化是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的酸液时,溶液刚好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三次实验中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20.10ml、19.90ml、21.10ml,所以第三次的实验误差大,所以取前2次的平均值,即盐酸的体积是,所以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开始俯视,则读数偏小,滴定终点平视,所以最终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氢氧化钠的量偏多,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烧碱溶液隔夜后滴定,则会含有杂质碳酸钠,但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在酸性环境中,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的盐酸是相同,不影响测定结果。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阅读材料:

材料一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 * * 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材料二中“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指欧洲什么运动?材料三表明,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理想化王国”绝不是合乎理性的,结合所学知识,在文学、美术方面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作品属于什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