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图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下的某一纸带示意图,其中 O 为起始点,A、B、C 为某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时间间隔 T=0.02s,用最小刻度为 1mm的刻度尺量得OA=15.55cm,OB=19.2cm,OC=23.23cm (g=9.8m/s2

(1)假定上述数据并没有看错,则它们中不符合数据记录要求的是______ 段,正确的记录应是______ cm;

(2)根据上述数据,当纸带打 B 点时,重锤(其质量为m)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位置时的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  J.这时它的动能是______  J;

(3)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EP______△Ek(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是因为__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

(1)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OB段,正确的记录应是19.20cm;

(2)重力势能减少了△Ep=mgh=1.88m  J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B的速度大小:

vB=

XOC-XOA
tAC
=1.92m/s

EkB=

1
2
m
v2B
=1.84m  J

(3)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EP 大于△Ek

这是因为由于物体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

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0B,19.20

(2)1.88m,1.84m

(3)大于,由于物体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2004年初,K出版社与吴亮签订《委托选编合同》, 约定:K出版社委托吴亮组织选编《中国古诗名作》,总字数约60万字;K出版社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选编者对该作品享有署名权;K出版社在该书出版后两个月内按15元/千字的标准付给吴亮一次性稿酬;吴亮应确保不侵犯他人著作权。2004年3月,吴亮又与陈德荣签订《委托选编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只是:陈德荣同意接受吴亮的委托承担选编《中圈古诗名作》的任务;吴亮在书稿交稿后的一星期内,按12元/千字的标准向陈德荣一次性支付选编报酬;陈德荣享有署名权;若出版社编辑对书稿提出意见, 陈德荣应负责处理,直至书稿质量合格。2004年10月,陈德荣将全部书稿交付吴亮。吴亮 按《委托选编协议书》的约定向陈德荣支付了全部报酬, 并将书稿交K出版社。编辑人员在审稿中提出一些意见后,经吴亮将书稿退请陈德荣修改。陈德荣对编辑提出的意她作了处理,并在随附的《稿件处理说明》末尾署“陈德荣”,留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2005年初,吴亮向K出版社转交了陈德荣修改后的《中国古诗名作》书稿和所附的《稿件处理说明》,并告诉出版社自己即是该书稿的选编者。不久,《中国古诗名作》出版,封面等处的选编者姓名都足“吴亮”。出版社按合同规定向吴亮支付了报酬。2005年6月,陈德荣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 诉状称:K出版社未经陈德荣同意。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自行出版了陈德荣的作品,且书上没有标明选编者是陈德荣,这是侵犯了陈德荣合法拥有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杖、署名权以及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法院的判决仅认定K出版社应该为侵犯陈德荣的署名权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却不认为K出版社侵犯陈德荣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

问题一:陈德荣的署名权受到侵犯,明明是由吴亮造成的,为什么K出版社也必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