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82岁,右眼红痛2天,检查右眼视力:FC/10cm,光方向准确,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轴深4-5CT,周边2/3CT,前房有白色细小颗粒,虹膜震颤,瞳孔直径3.5mm左右,晶状体白色全混浊,囊膜轻微皱缩,眼压45mmHg。左眼视力0.2,角膜透明,前房轴深4CT,周边约1/2CT,晶状体混浊。眼压13mmHg。

白内障手术方式选择()

A.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B.单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C.白内障囊内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D.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E.以上均不适合

答案

参考答案:C

实验题

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于是他就对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 第二种:钠与硫酸铜反应没有铜单质生成。

[查阅资料] 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过程与现象]

实验1: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进行观察,发现切面具有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放置片刻,银白色逐渐变成暗灰色。将其投入烧杯中的蒸馏水里,发现钠块浮在水面,立刻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同时有气体产生。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试液立即变为红色;

实验2: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钠,发现也有气体产生,同时生成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

(2)分步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能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思与评价]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K、Ca、Na)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跟溶液中的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碱再跟盐反应。所以它们________(填“能”或“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