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学生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g的钩码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钩码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①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完成下面部分实验步骤的有关内容

A、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C、先______,再______,然后______.

D、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b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是f=50Hz,则计算钩码下落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代入数值,可得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钩码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______.

答案

①实验中安装、调整好器材,穿好纸带,在打点之前,应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整理器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

s6-s3=3a1T2

s5-s2=3a2T2

s4-s1=3a3T2

a=

a1+a2+a3
3

解得:a=

(s6+s5+s4)-(s3+s2+s1)
(3T)2
=
(s6+s5+s4)-(s3+s2+s1)
36
f
2

带入数据解得a=9.60m/s2

②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造成该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物体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一是小球下落的空气阻力,二是纸带和限位孔之间的摩擦,故具体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将钩码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

故答案为:①交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纸带,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

a=

(s6+s5+s4)-(s3+s2+s1)
36
f2

a=9.60m/s2

②将钩码换成大质量的重锤.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横线字意思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徐公不君之美也(比得上)            门庭市(如果)

B.我与城北徐公美(谁)                   视之(仔细)

C.服衣冠(朝廷)                             皆于齐(朝拜)

D.臣诚知不如徐公(漂亮、好看)    君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以……为美)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指出邹忌和齐威王对齐国“战胜于朝廷”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