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估算
材料二:中国古代社会人口估算
材料三:“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籍以暂谋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生平之福。”
——《清史稿》
材料四: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
——《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世界人口在1400年至1650年急剧增长的原因。(6分)
(2)中国古代人口呈现周期波动性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1)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人口统计地区增加;新大陆吸纳旧大陆的移民,扩大生存空间;农业生产的发展、高产农作物的传播及工商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6分)
(2)新建王朝的初期,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大都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使生产力逐步恢复并有所发展,人口也随之缓慢增长,甚至较快增长。王朝的后期,统治阶级又会日益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生产力遭到破坏,农民战争、军阀割据战争、民族战争不断爆发蔓延,结果使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迅速减少。(8分)
(3)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为农业人口向手工业流动创造了条件,推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人口的过度增长也会造成粮食匮乏,引发社会危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