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8分)在中和滴定中,稀盐酸是常用的滴定剂,而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又常常是以氢氧化钠作基准物质标定的,某学生为此进行如下操作:

a.用蒸馏水分别洗净酸式滴定管和锥形瓶,并排出滴定管尖嘴部位的气泡;

b.用待标定盐酸润洗滴定管内壁3次(每次用量2~3 mL);

c.向滴定管内注入待标定盐酸,记录管内液面所在刻度V1 mL;

d.将准确称取的W g干燥的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25 mL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

e.滴入1滴酚酞指示剂;

f.在锥形瓶下铺一张白纸,向瓶内滴加待标定的盐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并不再变红,即为滴定终点;

g.记录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V2 mL。

(1)若该生操作无误,则所标定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在进行滴定操作时,操作者的眼睛应注视               。

(3)若该生在溶解固体氢氧化钠时,用了28 mL蒸馏水,则所标定盐酸的浓度值将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4)若该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时,滴定前是仰视读数,达滴定终点是平视读数,则所标定盐酸的浓度值将               (填“偏高”、“降低”、“无影响”)。

答案

(1)W/40(V2-V1) mol·L-1 (2)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3)无影响 

(4)偏高

题目分析:1、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盐酸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消耗的盐酸物质的量等于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W/40),W/40=(V2

-V1 )C   C= W/40(V2-V1) mol·L-1 

2进行滴定操作时,操作者的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3若该生在溶解固体氢氧化钠时,用了28 mL蒸馏水,则所标定盐酸的浓度值将无影响,因为定容的时候也要加水。

4、若该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时,滴定前是仰视读数,使得读数偏大,达滴定终点是平视读数,则所测出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小,则所标定盐酸的浓度值将偏高

点评:本题属于中等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了溶液的配制及其操作,掌握读数时仰视和俯视对读数的影响使解题的关键。

不定项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15-24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大专文化程度,已婚,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父母家老房子拆迁,因房子与钱等问题与家人产生矛盾,非常气愤,也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家里兄弟姐妹5个人,我是最小的。父亲多年前就去世了,我照顾了母亲很多年。去年赶上拆迁,我哥、我弟他们偷偷和我母亲商量好,背着我就把房和钱分了。我不干,找他们说理,他们以我是嫁出去的姑娘为由,就是不给我。我到法院告他们,结果法院偏向他们。我特别生气,凭什么我照顾母亲这么多年,就一点都不给我呢?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照顾母亲多年,你认为在拆迁中应该得到一些利益,但实际上却什么都没有,这让你很气愤,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他们太自私了!如果公平地分配,我怎么会生气呢?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他们应该公平地分配房子和钱。

求助者:是的,都是兄弟姐妹!况且我是照顾母亲最多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谁贡献大,谁就应该多分配。

求助者:对,咱们不是经常说按劳分配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们家请了保姆或护工,财产应该分给他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他们不是我们家人,怎么能分我们家的财产呢?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谁贡献大,谁就应该多分,可你又讲了保姆不能分财产,你前后所说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是有矛盾,可保姆贡献再大,也不能分我们家的财产啊!你的意思是保姆贡献大,但她不能要求分我们家的财产?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没觉得因为照顾了母亲而要求分财产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啊?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弟弟不给你财产造成的,其实照顾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认为照顾母亲就应该有权分财产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如果在农村,春天农民种地,秋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求助者:当然是有很多种可能,一种是丰收,一种是减产,还可能颗粒无收。

心理咨询师:农民种地肯定是想要有好收成,但能要求秋天必须是丰收吗?

求助者:不能,(沉默)……我好像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农民想丰收,才去种地,但不能要求必须是丰收?

心理咨询师:对!你要求分财产,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说的对,我明白了。

“因此谁贡献大,谁就应该多分配。”表明心理咨询师()。

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B.启发求助者思考

C.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D.改变求助者信念

多项选择题